各區(qū)、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2003年以來,全國安全生產形勢仍比較嚴峻,重特大事故時有發(fā)生。截至3月23日,全國共發(fā)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35起,死亡619人(其中煤礦事故11起,死亡261人;道路交通事故15起,死亡226人),分別比2002年同期上升14%和23%。上述事故的發(fā)生,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了重大損失。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此高度重視,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為了貫徹3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國辦發(fā)明電[2003]3號)精神,切實做好本市的安全生產工作,防止重大事故發(fā)生,現(xiàn)就有關問題緊急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關系到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關系到首都改革開放、經濟發(fā)展和社會穩(wěn)定的大局。各級政府要從組織領導、工作制度、監(jiān)管機構和方法手段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安全生產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當前安全生產形勢的嚴峻性,牢固樹立安全生產“責任重于泰山”的思想觀念,緊緊把握“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單位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guī),健全和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一級抓一級,逐級負責,逐級抓好落實。主要負責同志作為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要及時了解和掌握本地區(qū)、本部門和本單位安全生產的情況,對重大問題要親自抓,對存在的事故隱患要徹底排除,加大對安全生產的投入。
二、全面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
從本《通知》下發(fā)之日起,各地區(qū)、各部門和各單位要立即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徹底排查各類事故隱患,迅速進行整改。這次檢查要將危險性較大的企業(yè)、交通運輸以及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等領域作為重點進行檢查和整治。一是煤礦生產安全,要重點檢查小煤礦關閉整頓情況和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堅決遏制非法開采。二是非煤礦山、化工、石油、冶金、建筑和水、電、氣、熱等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要重點檢查危險源監(jiān)控情況和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情況,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三是交通運輸安全,要重點檢查交通運輸安全責任制落實情況和運輸企業(yè)、客運站點對客運車輛及駕駛員的管理情況,切實加強客運車輛安全技術檢驗和客運駕駛員的安全教育,及時堵塞客運車輛安全和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對客運車輛超載、超速、客貨混裝和駕駛員疲勞駕駛、故障車輛上路、農用車非法載客等違規(guī)違章行為必須堅決予以糾正,從源頭上消除事故隱患。四是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主要檢查消防安全責任制是否落實,消防通道是否暢通,設施是否齊全等情況。特別是“五一”黃金周之前,各有關單位要組織力量,對商場、影劇院、歌舞廳、網吧、飯店、旅游景點、車站、機場、學校、地下鐵道、城市廣場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消防安全檢查,消除一切火災事故隱患。對達不到消防要求的場所,必須停業(yè)整頓,限期治理。同時,還要加強對食品衛(wèi)生情況的檢查,防止食物中毒事故。加強中小學生春游活動的安全管理,防止意外傷亡事故。
三、嚴肅處理事故,依法追究責任
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國務院令第302號)和《北京市關于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guī)定》(市政府令第76號)等相關法規(guī)、規(guī)章。對已經發(fā)生的生產安全事故,要按照“四不放過”(即事故原因沒查清不放過、責任人員沒處理不放過、整改措施沒落實不放過、有關人員沒受到教育不放過)的原則,一查到底,嚴厲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因政府工作人員失職、瀆職導致重特大事故的,要嚴肅追究其行政責任。要把安全生產責任追究與打黑除惡、懲治腐敗、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堅決打擊和嚴懲違法犯罪活動。
各地區(qū)、各部門和各單位要按照上述要求認真組織落實,并將檢查和整改情況于2003年4月25日前報市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