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菜和致癌
有人認為隔夜的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高,吃多了會致癌,但其實這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并沒有你們想的那么緊密。
首先,亞硝酸鹽≠直接致癌。亞硝酸鹽本身并不致癌,只有在大量、反復攝入后,在胃酸作用下,與胺類物質(zhì)結(jié)合形成亞硝胺,而這個亞硝胺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確認為 2A 類致癌物,才會有風險。看到?jīng)]?大量、反復兩個詞劃重點!
其次,日常飲食遠遠達不到致癌的量。成人亞硝酸鹽中毒劑量約為200毫克以上,這是什么概念呢?一般在冰箱冷藏室里存放24小時的隔夜菜(不算腌制蔬菜、加工肉類),亞硝酸鹽含量不會超過10mg/kg。
再次,亞硝酸鹽的含量還跟隔夜菜儲存和食材有關(guān)系。浙江寧波食檢院就隔夜菜做了一個實驗,將做好的菜分別放置于4℃(模擬冰箱)和25℃(模擬常溫)的環(huán)境中儲存,分別檢測0小時、6小時、12小時、24小時后亞硝酸鹽的含量。結(jié)果表明,在4℃的環(huán)境下,菜肴中的亞硝酸鹽在各個時間段的含量基本上與剛出鍋時一樣,沒啥變化。但在25℃的環(huán)境中,“葉菜”類的隔夜菜,亞硝酸鹽含量明顯上升,而肉類的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
所以簡單來說,普通飲食隔夜菜的亞硝酸鹽含量一般不會超標,達到致癌還需要符合多種條件。
來源:科普中國。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