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安排睡眠時間(五)
當我們感覺勞累、不想說話、情緒不佳、沒有胃口并且腦子不轉(zhuǎn)時,這是身體在告訴你:身體電量已經(jīng)觸底,需要充能和休息。讓身體休息、恢復(fù)精力的方式看似有很多,但是事實卻很殘酷:有的人“充電 5 分鐘待機 2 小時”,有的人“充電 2 小時待機卻只有 5 分鐘”。
工作間隙打個盹兒
美國 NASA 從 1995 年開始,針對宇航員在太空中睡眠時間會縮短 30 分鐘至 2.5 小時的問題,積極開展了名為“NASA Naps”的午睡研究,以最大程度補救宇航員因為睡眠不足而出現(xiàn)執(zhí)行任務(wù)障礙的嚴重問題。研究結(jié)果顯示,白天平均假寐 26 分鐘的宇航員,認知能力提高了 34%,注意力提高了 54%。
因此,如果前一晚的睡眠質(zhì)量不太好,或者睡眠時長不夠,累積了“睡眠債務(wù)”,不妨在中午或工作間隙打個盹兒,既能有效消除困意、緩解疲勞、補充精力,還能小小地償還一下“債務(wù)”,減少隱性疲勞的累積。
如果“負債”實在太多,那就是時候考慮休個年假或工作日也提前上床睡覺啦。
來源:科普中國。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